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
佚名〔元代〕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溪边小路旁有船可供横渡,门前的溪水清澈如玉。连绵的青山隔断了红尘俗世,满地白云找不到它的踪迹。告诉你寻不到呢,寻不到呢,却原来我家在鹦鹉洲边住。
注释
也么哥:这三字是元曲常用的感叹词,无实义。
却原来:这三字属于衬字。
侬:意即“我”。
参考资料:完善
1、
《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115-1117页
鉴赏
此曲从风格上看当是文人所作。其末句即用白贲《鹦鹉曲·侬家鹦鹉洲边住》成句,也是写“不识字渔父”(白贲曲语)的。据元冯子振《鹦鹉曲·序》载,白曲在其时享有盛名,“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恨此曲无续之者”,于是冯子振逞才和白曲百余首,可见白贲曲的影响之大。而白贲曲一出,因其首句有“鹦鹉洲”,其曲原名“黑漆弩”也就改称“鹦鹉曲”,鹦鹉洲也就从原特定的地名一变为渔父居处的代称。因此,此曲“侬家鹦鹉洲边住”的那个“侬”也很可能是个“渔父’。此曲所写意境受白曲直接影响亦较明显。
但此曲的结构与白曲却大不相同。它先用许多扑朔迷离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似乎无人迹、无尘嚣的世外桃源之境
简析
此曲先用扑朔迷离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似乎无人迹、无尘嚣的世外桃源之境,有一种令人神迷之感;而后两句颇涵自得、自傲,而又不无戏谑嘲弄的重复叠唱,让人只好自叹凡俗;结句是全曲之眼,一直隐在曲中而未露其面的小屋之主倏然而出。这首散曲所写意境受白曲直接影响,作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融化到“渔父精神”中去,以忘却现实生活的烦恼,在“超尘脱俗”的心灵净化中求得心理的平衡。
梧叶儿·嘲谎人
佚名〔元代〕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蟾宫曲·赠名姬玉莲
徐再思〔元代〕
荆山一片玲珑。分付冯夷,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琼衣露重,粉面冰融。知造化私加密宠,为风流洗尽娇红。月对芙蓉,人在帘栊。太华朝云,太液秋风。
清江引·到头那知谁是谁
钟嗣成〔元代〕
到头那知谁是谁,倏忽人间世。百年有限身,三寸元阳气,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秀才饱学一肚皮,要占登科记。假饶七步才,未到三公位,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