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竹

刘孝先 刘孝先〔南北朝〕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翠的竹生长在荒野外,长长的竹梢高耸入云。
无人能欣赏它那高洁的节操,只自己抱有坚贞不变之心。
耻于做那染上湘妃泪的湘妃竹,也羞于做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谁把竹子制成长长的竹笛,一经吹奏,便会发出龙鸣般的声音。

注释
梢云:指竹梢如云连成一片。
耸(sǒng):高起,矗立。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徒:徒然。
抱贞心:怀抱坚贞的操守。
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
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咏竹》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野竹的雄姿;接着既传达出未遇于时的叹惋之情,更表白坚贞自守的高洁情怀;而后再度逆转,说这野竹却既耻于仅作为缠绵情感的象征,更不屑于充当达官贵人娱乐遣兴的工具;最后再度称美竹质的精良,言以此优质之竹制为长笛,必发出龙吟虎啸之声。这首诗借物言志,寄托遥深,体现出诗人既不眷眷于儿女之情,更不愿趋时取巧、自媚求荣的高尚情怀。

赏析

  诗歌的开篇,即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野竹的雄姿。它长达百寻(古八尺为一寻),又高又直,昂然挺立,上拂云霄,真可谓雄健刚劲、卓尔不凡。然而它却不蒙人青睐,“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为何这气概凌云的竹子,却遭此冷遇呢?盖其因在它生于荒郊野外,而非皇家苑囿、贵族庭院。

  三、四句承上作一逆转,而首句实际是牵引脉络。竹为多年生植物,茎杆有节,节间中空。曰“节”、曰“心”,均紧紧扣住了竹子的自然属性,只能是咏竹,不能移之于其它草木,而冠以“高”、“贞”二字,则又突出其高洁清雅、耿介不随的品性,令人自然联想起高尚之士的节气于操守。“徒自”一语,既传达出未遇于时的叹惋之情,更表白了坚贞

展开阅读全文 ∨
刘孝先

刘孝先

南朝梁彭城安上里人。刘孝绰弟。初为武陵王萧纪主簿。随纪迁转安西将军纪室。后归梁元帝,为黄门侍郎,迁侍中。兄弟并善五言诗,见重于世。 6篇诗文  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昭君叹二首·其一

沈满愿 沈满愿〔南北朝〕

早信丹青巧,重货洛阳师。
千金买蝉鬓,百万写蛾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明月何皎皎诗

刘铄 刘铄〔南北朝〕

落宿半遥城,浮云蔼层阙。
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结思想伊人,沈忧怀明发。
谁为客行久,屡见流芳歇。
河广川无梁,山高路难越。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东门行

鲍照 鲍照〔南北朝〕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